因为这段视频,罗翔又被骂了

2021-06-17 15:57:56

适合足球场种植的草坪种子 http://www.glczyl.com/article_7283.html

  大家好,我是犀牛。

  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内卷”。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背后裹挟着一个个无奈的个体,成为当下社畜避不开的枷锁。

  大到行业进步,小到个人竞争,从学校卷到社会,已然成为当下不可扭转的常态。

  个体们,焦虑、浮躁、力不从心...

  那么,如何在快节奏的时代步伐中,停下脚步认真梳理我们的意识形态。

  罗翔老师一针见血地戳开了当下社会的痛点,用温柔的态度,犀利的语言自省道:

  内卷到了极限,会把人当畜牲一样的养,这是对人的的亵渎和侮辱。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即对这种社会内卷,发出本能的抗拒,人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比。

  但是此言一出却引来了谩骂。

  互联网言论自由,争议可以存在,但真相不会被扭曲。

  罗翔老师不过是说出了当下无奈的现状。

  社会固然如此,但是个人难道不应该自省么?

  

  为什么罗翔被骂,原因有两点。

  第一,不认同他的“反内卷”言论。

  第二,认为罗翔只是想红而已。

  首先为什么不认同罗翔,因为大多数人已经默许这种社会丛林法则。

  在他们的眼中,罗翔的言论不符合客观规律。

  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不认同的言论:

  “假大空。”

  “强行灌鸡汤。”

  有位博主气愤填膺地说道,人类社会离不开竞争。

  甚至把罗翔的法考拿出来当靶子打。

  所以他认为罗翔这段话的逻辑不自洽,“如果你竞争,你内心就幽暗和兽性,就会忘记你做人的尊严。”

  

  

  

  这道题该怎么审?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内卷”。

  所谓内卷只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简单来说是一种不良竞争。

  所以,这位博主将良性、正向的竞争解读为内卷并进行抨击,显然是上纲上线。

  罗翔所说的内卷,不是拒绝竞争,而是拒绝不良竞争。

  这种不健康的竞争模式,只会消耗大家。

  这个社会,每个人都在赶路,大家都在加快步伐,可是却没有看到更多的风景。

  最后落得一身疲惫。

  这背后的痛苦是什么?

  是“躺平”。

  那些无力抗争的年轻人,无奈在社会面前躺平,躺平地顺从一切。

  是对资本的顺从,对商品社会的顺从。

  至于那些说罗翔想红的人,更是可笑。

  

  

  一个坐拥几千万粉丝的法学教授,罗翔如果想通过流量变现有各种方法。

  随便参加几个活动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何必在网上跟大家小打小闹,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事实上,罗翔老师已经很低调,甚至连微博都关了。

  他是一个网红老师,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罗翔的这段视频具体说了什么?

  第一、我们大家都被社会达尔文主义包裹,每个人都深陷其中,一旦我们真实地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内卷不可避免。

  第二、以动物世界的规则来要求人类世界,不可行!

  第三、真正健康的生存法则是,人要跟自己比。

  最后,即使我们被卷入这个队伍中,也要有觉醒意识,要有抗争意识。因为加入这种内卷的残酷竞争,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作为“人”本身的尊严。

  

  这段言论,本身没有问题。

  他看到了社会背后的无奈,当下年轻人无力抗争的内卷,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方式发出无声的呐喊。

  同时他也希望大家不要成为一个装睡的人,要觉醒起来,清醒地找回人的尊严。

  但是一些人却揪着这些言论,唱起反调。

  他们已经习惯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规则。”

  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应不应该视这种法则为正常现象。

  这一点,我认同罗翔老师的观点,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最极端的后果是让人失去该有的尊严。

  

  良性竞争固然需要,但是达尔文主义放在人类身上,久而久之就会变质,各种不良竞争蜂拥而起,内卷也随之而来。

  这种所谓的优胜劣汰或许可以推动资本进步,但是未必会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或许我们都深陷其中,但不能无动于衷。

  罗翔老师所说的跟自己比,或许就是当下我们能做的唯一渺小的抗争。

  

  不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内卷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内卷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罗翔老师解释得很详细。

  “一旦你把别人当做竞争对象,就一定会把他人物化,会把他人当做工具人,而你一旦把别人当做工具人,你也一定会把自己当做工具人。当你瞧不起别人,你其实就瞧不起自己,于是你就会加入这种内卷的残酷竞争,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我们知道问题存在,我也深知问题可能很难解决,但我们不能自我放弃。

  不能因为跪久了,就忘了人类本应该站立行走。

  

  作为一个网络走红的老师,罗翔值得被大家喜欢吗?

  我的答案是肯定。

  年前,罗翔作为《十三邀》第五季第一期采访嘉宾。

  从他和许知远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学识,不仅限于法学。

  他们两人相约北京的万圣书店,彼此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从古希腊文学到现代文学,侃侃而谈。

  言语中,我能够感觉他是个学识渊博、博览群书的文化人。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眼神柔和,遇到问题不回避、不偏激、更不会自以为是。

  一个词语总结,“通透”。

  这份通透背后是一份自知和自省。

  他就是一个深切关注人类社会命运的法律老师而已。

  从讲台走到公众面前,他的听众变多了,但是初衷没变。

  他关注青年人的处境,更关注社会文明。

  他看到了一些问题,并且说了出来。

  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是不要人身攻击。

  还记得上一次被网暴,他无奈退出了微博。

  如果所有说真话的人都要被舆论“群殴”,久而久之连抗争的人都没了,只能让错的成为常态,成为趋势,而清醒的人则变成狂徒?

  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麦克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