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婆婆带大两孙子,意欲与老邻居再婚,儿媳:家产留下你再嫁

2021-07-11 17:41:02

天使投资人 https://www.touzitop.com/ysjx/5288.html

  

  01

  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老年人也不例外。很多单身老人虽然心里渴望有个伴,但是由于思想观念陈旧,觉得一把年纪还赶时髦再婚,会遭人笑话。

  除了受传统观念束缚,老年人对再婚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儿女的态度。特别是缺乏主见的老太太,老伴在世时听老伴的,老伴过世后听子女的,即便心里有啥想法,只要子女反对,她们就不敢再提。

  在世俗的人看来,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老人帮子女带孩子,做家务发挥余热,既能体验含饴弄孙的乐趣,还能替子女分担。只要老人任劳任怨对子女付出,将来子女会将心比心负担起养老,完全不必走再婚这条路。

  其实,老年人再婚并不都是为了钱,很多是为了找个同进同出的伴,子女有子女的生活,他们不想麻烦也不愿打扰。相比较,年轻人的想法就复杂多了,由于老年人再婚涉及到钱财,很多子女担心影响到切身利益,所以对父母再婚百般阻挠,来保障自身利益。

  

  02

  杨婆婆42岁老伴过世,那时儿子刚读高中,她靠着卖茶叶蛋鹌鹑蛋将儿子供到大学毕业,还给他凑了房子首付。儿子结婚后,杨婆婆没有歇着,而是继续挣钱以备将来养老。

  两年后儿媳怀孕生子,杨婆婆应小两口的要求,去儿子家帮忙带孩子。儿媳知道婆婆手里有积蓄,所以故意少给不给生活费,杨婆婆不好意思开口要,只好往里贴钱。儿子有时候看不下去,私下从零花钱里省点出来给母亲。

  儿媳年轻不懂事,孩子落地后,家和孩子便全交给婆婆,下班到家吃现成的,油瓶倒了都不扶。杨婆婆觉得自己还不老,多做点事就当锻炼身体了,从不与儿媳计较。

  后来儿媳跟风生了二胎,杨婆婆的负担更重了,不仅要贴补一家人吃喝,还要给两个孙子加营养买零食,手里那点积蓄彻底被掏空,儿媳经常为了钱和儿子吵架,杨婆婆担心小两口婚姻受影响,便白天做家务带孙子,晚上去小吃街摆摊。

  

  03

  杨婆婆有钱贴补家用,儿媳便消停了,这样过了几年,两个孙子上学了,儿媳开始嫌弃杨婆婆多余。杨婆婆识趣,于是回老家继续摆摊,她心疼儿子养两个娃负担重,挣的钱除了自己生活,其余的都攒着支援儿子家。

  汪大爷是杨婆婆几十年的老邻居,彼此知根知底,平时扛煤气罐一类的重活,汪大爷总帮忙,遇到卖不掉的鹌鹑蛋,杨婆婆也会拿几串送给汪大爷下酒,两家处得就像是亲戚。

  汪大爷老伴走了有几年,邻居们有意撮合他和杨婆婆在一起。其实他俩也有那个意思,汪大爷人实在热心,又体贴,前两年就征询过杨婆婆的意见,只是当时杨婆婆在儿子家带孙子,没法接受汪大爷的爱意。

  如今情形不一样了,没有儿孙的牵绊,他俩都是自由身,完全可以牵手一起走完余生,况且杨婆婆才62岁,并不算老。汪大爷的儿女都支持老人,杨婆婆也答应了汪大爷的求婚,不过觉得再婚还是要告诉儿子一声,于是带着积攒的6000块钱去看孙子,顺便说一下这个事。

  

  04

  儿子了解汪大爷的人品,尊重杨婆婆的决定。看到婆婆送钱来,原本儿媳挺高兴,可是一听到婆婆要再婚,不淡定了,先是问汪大爷拿多少退休金,又问他有多少存款,几个子女,当得知汪大爷没存款,每月只有3000多块钱退休金时,儿媳立马反对,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汪大爷这点钱只够他自己生活,根本没有能力养婆婆,结这个婚太吃亏了。

  僵持了很久,见杨婆婆决意要嫁,儿媳气得回房间打电话跟母亲诉苦,母女俩一合计,居然想出一条自认为完美的妙计。儿媳给杨婆婆两个选择,要么打消再婚念头,要么家产留下再嫁,另外还要签订一份合约,声明将来生老病死都与儿子儿媳无关,总之不管杨婆婆如何选择,儿媳都得利。

  杨婆婆住的老房子,虽然旧了些,但是市值也有60多万,那是她和老伴的家,也是她的根。原本她还准备搬到汪大爷家后,就将这房子租出去,租金贴补儿子,汪大爷也体谅她有两个孙子负担重,同意这个方案,哪知道儿媳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婆婆再婚后,不能再从她手里捞到好处。

  

  05

  一辈子与人为善的杨婆婆,这次没有向儿媳妥协,她是成年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儿子都无权干涉,更何况是儿媳。再说这些年,她贴钱贴物带大两个孙子,不说功劳也有苦劳,她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儿孙,足以问心无愧。

  生活中,像杨婆婆这样的老人有很多,老伴走后,一个人孤独度日,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合适的人,按说可以往前走一步,可是碍于世俗的眼光,碍于子女不支持,只得打消再婚的念头,继续一个人冷清生活。

  好在杨婆婆比她们勇敢,知道幸福把握在自己手里,儿女再孝顺,也比不了老伴能时刻陪伴左右。虽说养儿防老,可又有多少人晚年真正指望儿女,还不是靠自己。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儿女有了小家庭后,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小家和自己的孩子身上,能偶尔探望父母,给点钱物,已然是尽到孝道了,父母对孩子真不能奢求太多。而有一个相濡以沫的老伴,彼此关系,互相照顾,才是万全之策。

  孝顺父母,不仅要尽到孝道,还要顺从。子女要理解老人的孤独和冷清,如果他们身边真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相伴,何尝不是好事,这也是解决了你的后顾之忧。要知道不管何时何地,老人的心里永远装着儿孙,这是无可替代的,也会尽量给儿孙留下一些东西,所以希望年轻人千万别认为,父母再婚自己继承的财产会缩水,从而阻挠不支持。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麦克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