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因为一张照片改变命运,34岁官至副厅级

2021-07-17 10:41:35

http://www.020h.com/gwm/tk300/ http://www.020h.com/gwm/tk300/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因为一张照片改变命运,34岁官至副厅级

“我自己是公益的受益者,感觉践行公益,帮助更多的人是我的使命与责任。我会是希望工程一辈子的志愿者”。——苏明娟

手握铅笔头,蓬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像瞬间。多年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大眼睛小女孩”的故事。她叫苏明娟,因为这张照片,因为希望工程,她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我要读书!”

苏明娟,1983年出生于贫困山区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村里的小学教室由于没钱修缮,一到冬天四面透风,孩子们在教室里被冻得瑟瑟发抖,但即使这样,上学也还是很多小孩的奢望。

1990年秋天,为了能让7岁的小明娟上学,小明娟的父母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小明娟十分珍惜这个上学的机会。冬天,她的手被冻烂了,没法写字,就每天拎着盛木炭火的小手炉去上学。在寒风中,她烤一下手,写一行字。她从不敢想这样的“幸福日子”会长久,因为这样的日子说不定哪天就会因父母交不起学费而终止!

1991年5月初的一天,小明娟正在教室里写字,教室里突然来了一位带着照相机的叔叔。听说他是从北京来的,是个有文化的人,小明娟就羡慕地盯着他看,她想:我要读书读的好,能不能像他那样当个文化人?

正在这时,拍照的叔叔发现了她,四目相对,拍照的叔叔似乎看透了她的想法,举起相机对准她按下了快门。

拿照相机的是北京某文化馆的解海龙,回到北京后,解海龙的这张相片很快就被“希望工程”选作宣传标志。

苏明娟求知若渴的眼神一下子震撼了全国人的心灵,各方人士纷纷向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很多贫困失学儿童都得到了救助,包括苏明娟自己。

1997年,14岁的苏明娟成为中国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从此她头上的光环更耀眼。

奋力拼搏

1999年,苏明娟中考分数不够,但出于苏明娟的“特殊身份”,金寨县一中将她作为特招生录取了。

作为特招生,苏明娟本来底子就差,加上采访她的记者仍然络绎不绝,成绩下滑的很快,期中考试时,她考了倒数第5名。

她对自己十分失望,觉得辜负了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解海龙得知消息后,写信鼓励她。

为了提高成绩,苏明娟回到学校后拒绝采访。并只参加与“希望工程”有关的公益活动。

苏明娟的选择获得了媒体的尊重,不久,一份报纸刊登《请放过“大眼睛”,别让她的眼神再无助》一文,呼吁媒体记者停止对苏明娟的狂轰滥炸。

无薪“高官”

拒绝了很多采访后,苏明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并顺利考上了高中、大学。

2005年苏明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把自己领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献给省希望工程办公室。从那时起,苏明娟每年的二三月,都会去一趟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捐1000元助学金,13年来从未间断。

2017年12月15日,共青团安徽省第14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省委领导班子,苏明娟(兼职)等当选为副书记。

虽然是副厅级的“高官”,但苏明娟却不领取薪水,因为她只是兼职,除此之外她还有自己的工作,就像她所说,“我们这一批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现在都在反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滋养爱的种子。”

扶贫济困反哺爱

2018年6月,苏明娟拿出3万元家庭积蓄作为启动资金,以本人名字命名建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在注册成立当天,该基金就收到了第一笔善款。

该基金2018年首次资助5名2018级贫困大学生,到2020年基金池扩大后,将用于留守儿童教育、贫困地区优秀教师奖励,及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诸方面。

苏明娟本是希望工程的救助生、受益者,而今随着能力的增强灿然华丽转身,成为形象工程的代言人、感召人、捐资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苏明娟的身上得到了非常生动完美的体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麦克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