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13:08:02
长期股权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ysjx/5275.html
197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拿到了一份文件,这是他这一生中阅读的最后一份文件。当他颤抖地接过文件时,还没翻阅,毛泽东就已经是泪流满面起来了。
这个文件的内容,牵连的是中国当时24万人的生命,毛泽东每翻阅一段文字,就会流下一行泪水。随后躺在床上的他,面前也似乎浮现出了周恩来、朱德的身影,一时间悲从中来,什么话都堵在了胸口,只能任由泪水直流。
22天后,伟大的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中国人民,而这份最后的文件,也被永远陈列在了国家档案馆里。究竟这份文件是什么内容的呢?为何毛主席看到后会如此悲伤?
接连收到噩耗
1976年这一年是建国后不寻常的一年,那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27年,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这27年还正处于婴儿时代,国家百废待兴,到处萌生发展的新趋势。但也是这一年,全国人民流下了太多的泪水。
1976年1月7日和8日,周恩来病情不断恶化,医疗组轮番进行全力抢救。这两天,毛泽东也没有睡觉,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抢救周恩来的情况。
直到8日的上午,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向通宵未眠的毛泽东报告了周恩来逝世的消息。毛泽东当时听到后,沉默了很久,最后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这天下午,中央政治局送来了《讣告》清样,由工作人员读给毛泽东听。毛泽东听后,慢慢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眼里流出。
周恩来这位集英俊和才华等等优良精神于一身的伟大的总理,刚要从战争时代走向和平生活,殚精竭虑为人民服务了一生,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幸福,就身患癌症离人民而去,这对全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天噩耗。
当时,人们都自发袖口带着黑色的幕布,站在长安街的两旁,目送总理的灵车远去。送行的期间,人们都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举国上下都陷入悲痛的气氛当中。
此时,毛泽东已经没有力气行动了,也不能去参加周恩来的追悼大会。1月14日,在召开周恩来追悼大会的前一天,中央送来了周恩来的悼词稿,由工作人员念给毛泽东听。听着听着,毛泽东再也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自觉失声痛哭起来。
这是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少见的,毛泽东对周恩来的逝世感到十分悲痛,二人几十年的友谊和深厚感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的情绪也一直都低沉,不愿意讲话,每天就只沉浸地读书、看文件,以此来排泄自己内心的悲伤,但这也使毛泽东的身体变得更不好了。
自从周恩来逝世后,毛泽东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心情一直处于沉闷状态,脸上几乎没有任何笑容。他常常会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哪有不死的人呢?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
还没从周恩来去世的悲伤中缓过来,7月6日的这天又迎来了开国大元帅朱德将军的病逝。朱德一生都追随毛泽东打天下,他的脚印足迹可以说是遍布了祖国大地。这位守护中国的大英雄,如今竟然也离人民而去。
这个沉痛的消息,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敢告诉主席。几天后实在瞒不住了,才向他说出了实情。当时的毛泽东躺在床上,泪水再次顺着脸颊滑落,悲伤的连大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后来,毛泽东经常会和身边的人讲起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事情,讲起他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相处的日子。他还经常让工作人员把他的一些旧照片找出来反复地看,其中1942年的时候,他在延安给120师干部作报告的照片,和他骑马转战陕北的照片,,是毛泽东最爱看的两张。
毛泽东那段时间,还开始看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一次放电影时,毛泽东看到了人民解放军整队进入刚刚攻克的某城市,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画面时,感情再次变得激动起来,不禁失声大哭。
灾难中的毛主席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秒,在那一个黑色的可怕瞬间,一场人类史上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中国河北唐山突然发生了7.8级的特大地震灾害,这次地震是中国少有的惨例。
数秒之间,百年城市夷为墟土,唐山地震一瞬间,不仅将拥有百年历史、百万人口、素有中国近代一业摇篮之称的城市夷为平地,就连首都北京也都遭到了严重波及,而毛泽东居住的中南海,当时也未幸免,同样遭到了唐山强烈的地震袭击。
当时的毛泽东才刚刚重新脱离了危险,6月份的时候,83岁高龄的毛泽东,因患心肌梗塞已经被抢救过了一次。
为了使他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中央还成立了专门的医疗组,负责他的病情医治和护理,还明确专人来负责毛泽东的医疗工作,轮流和医生、护士们在他的住处昼夜值班。
地震的时候,中南海的地面上突然颤动起来,毛泽东所住的大厅门窗上的玻璃,也突然开始地响个不停,地底下甚至还发出了像是拖拉机发动般轰轰的响声,毛泽东当时正躺着的病榻,也开始一直摇晃不止起来。
毛泽东患病静养时期,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工作者,都一直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保持着周围非常安静的环境和气氛。平时除了医生抢救他的声音和拿器械的声音以外,几乎再没有别的响动。可今天的响声不仅很大,而且还很不同寻常。
当晚值班的汪东兴和王洪文,以及毛泽东的秘书张玉凤,都觉得情况异常,预感可能是发生了大地震,于是都急速地向毛泽东的卧室走去,气氛也立刻紧张起来。
当时,毛泽东身上还穿着睡衣,半躺在床上,双目微闭的状态,看起来并没有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异样和声响而感到恐慌。他的神志很清醒,情绪也比较稳定,就像是当年在指挥打仗一样,沉着冷静。
可能毛泽东知道这是发生了地震,但因为说话很困难,于是他只能用手摆了摆,想对工作人员说:不要惊慌。这时,有人突然喊了一句:“小周,快!主席的头。”
毛泽东身边的卫士周福明听见了这一喊声后,便立即上前去抱住了毛泽东的头部,并且弯下腰挡住他的身体,防止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东西砸着他。随后,工作人员们又找来了一个大被单,几个人拉住四角,罩在主席的床铺上面。
毛泽东一向主张人定胜天,但在他的晚年,有两个自然现象却使他深思良久。一次是1976年4月,毛泽东从工作人员的读报中,得知不久前吉林降落了一次大范围的陨石雨。
陨石雨散落的范围约有5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三块陨石的重量超过100公斤,最大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比现存世界上最大陨石的重量还要重。毛泽东一听到这里,少有地从床上坐起来,让工作人员搀扶着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陷入深思。
还有一次,就是这次大家用床单罩着他的身子,见此状,毛泽东对大家说:“这样做,是防止不了天上掉下来东西砸下来的,那是自然现象。”
这时,汪东兴走到毛泽东的床前,没有特别慌乱地说:“像是地震,我再去了解一下,了解清楚后再向主席报告,请主席好好养病,不要着急。”
天亮后,经过大家的协商以及医生们的同意,决定把毛泽东转移到另一处防震的房子,是在离游泳池不远的一个房间。因为是刚修建不久的,比较新,所以相对来说会比现在养病所住的房子安全得多。
地震数小时后,中央办公厅通知毛泽东的警卫战士们,来用担架把主席抬走。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服过了安眠药,刚刚入睡,所以抬走的过程中他并不知道。醒过来后,毛泽东一下子就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变化,于是他立即向工作人员询问:“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把我弄到这儿来了?”
他一再要求想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去,随后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走到毛泽东的床前,向他解释说:“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定的,考虑到主席的安全。”毛泽东听完后还是执意要回去,于是华国锋又再三说:“等地震平静下来,主席的身体好些再回去。”毛泽东才只好答应下来。
中南海值班室的电话,在灾难发生之后一直响个不停,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用一切可以用到的手段,搜寻着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以及四面八方的情况。而毛泽东等几位国家领导人,此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报告……
经历了一次空前浩劫之后,还在生死之间拼搏的唐山军民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想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把灾情报告给中央。但由于通讯设备被震毁线路中断,常规的通讯手段已经无法再继续运用。
危难关头,临危受命,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唐空军的飞机、开滦矿山救护车等等,都开始向北京方向快速驶去。而与此同时,北京中南海的紫光阁会议室里,气氛异常紧张,领导同志们的脸上都布满了愁云,中共中央政治局为发生强烈地震而召开的紧急会议暂时休会。
震中虽已初步确定,但具体灾情不详。随后,中央特派出几位干部领导等,乘专机赶赴唐山考察灾情,为使工作有的放矢,中央原本计划是等考察组返回北京听取他们的汇报之后,再做抗震救灾的全面部署。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人突然进来报告:“唐山来人了!”
“快请他们进来。”紫光阁会议室里的几位领导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唐山怎么样?你们家里怎么样?”“整个唐山都震平了,家里人还不知道情况呢,我是来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灾情的。”
中央办公厅听取了李玉林等人汇报的关于地震的灾情之后,起草了有关唐山地震的报告,并很快送到了毛泽东的床前。毛泽东阅后,知道了这次地震的中心是唐山,这个地方,对毛泽东来说并不陌生。
最后一份文件
唐山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毛泽东曾经说过,李大钊是他真正的老师。唐山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河北省最早的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组织都来自于唐山。
唐山解放后,《唐山劳动日报》创刊,毛泽东曾亲笔题写报名。1954年4月22日,他曾亲临唐山视察。在身体已经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看完中央办公厅起草的有关唐山地震情况的报告。
看到这次地震,让唐山遭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失,使得整个城市被毁于一旦,毛泽东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也深深地为此次地震遭到了极其严重损失的唐山人民而伤心,为此次地震伤亡众多同胞而落泪。
就在这时,秘书走到了毛泽东床前,俯下身向他报告说:“主席,华国锋总理来汇报地震的情况。”“噢,快请他进来!”毛泽东侧了一下身子,双眼望着门口。
华国锋向毛泽东介绍了一些情况,叮嘱他不要过于牵挂,保重好身体,毛泽东听到后,点了点头,缓慢地对华国锋说:“我自己现在病中,这些事呢,就由你去处理。”说着,毛泽东紧紧握住了华国锋的手,那双充满期望的眼睛久久凝视着华国锋……
北京中南海红墙内的毛泽东承受着地震的冲击、疾病的重大折磨,却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他坚持亲自圈阅重要文件,中央对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很多文件,也都是他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的。
当时毛泽东病情已经恶化,连说话都很困难了,秘书提出要读给他听,但毛泽东却不同意,接过报告后,依然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坚持看完。
毛泽东此前因为一只眼睛患有白内障,不能亲自审阅文件,所以一直都是秘书念给他听。1975年夏天,一只眼睛动了手术,戴上眼镜可以看文件和书报了,可是听力又减弱了,又患上了心脏病。
但唐山灾情期间的他,尽管重病缠身,但仍然坚持卧床自己批阅重要文件,华国锋赶赴唐山慰问地震灾民,也是由他看过中央的报告之后同意的。
这份文件上,有写明唐山地震人员的伤亡,有20多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70多万人轻伤、房屋倒塌的损失情况等等。毛泽东看完后,拿着文件的手再一次颤抖起来,眼睛里噙着泪水,再次示意: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
毛泽东当时在身边的医疗组其中一位专家王新德,对当时看文件的主席作了这样的介绍:
“送来的地震情况汇报,主席不顾个人病重,都要亲自过目。这场地震死亡达二十四万多人,其他的损失难以估量。得知这次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亲见主席嚎啕大哭。”
后来,中央办公厅起草的《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又是毛泽东亲自审阅的。他的机要秘书张玉凤后来介绍说:“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他在重病期间批阅的这份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告,它记录着唐山人民受灾之后,党中央、毛泽东对灾区人民的关心。”
这份文件也是毛泽东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中共中央文件,毛泽东在唐山地震后,亲自圈阅的这几份重要文件,充分体现出了他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怀和厚爱。毛泽东在他最后一段时光里,仍在做着他早年立下誓言的那件事——拯救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月4日,华国锋率中央慰问团来到了唐山,传递毛泽东的慰问和关怀之情。6日,华国锋在唐山钢铁公司的毛泽东塑像前,向受灾群众发表讲话。他亲切地对大家说:“毛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非常关心,派慰问团看望大家,中央都是知道的,毛主席知道了唐山人民英雄们的坚强,非常高兴,向同志们问好!……”
华国锋一番话的话音还未落,全场的群众们便立即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和热烈鼓掌声。
后来,十多万解放军一起,在唐山各个角落里开始了排险救人、清墟建房的救灾行动。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救死扶伤,四面八方也都送来了捐款赠物,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唐山人民安然地渡过了缺粮断水的处境。
与此同时,外运伤员、通水供电、发放救济等也迅即展开。地震十天之后,铁路开始通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校也相继开学了,工厂也很快开始复产,商店陆续开业。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灾区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工作全部完成,开始重建了重建家园的工作。
生命的最后
但与此同时,毛泽东的病情却更加严重了,前后发了3次特急电报,向有关高级领导干部通报了毛泽东的病情。8月28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经过同意之后,来到了父亲的病榻前看望他。
毛泽东躺在床上,微微睁开双眼,看清了是自己的女儿,便紧紧地握住了李敏的手,闭目不语。后来几天时间里,毛泽东的病情越来越重,到了9月8日,他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这位挽救过革命挽救过国家,并以他东方巨人的雄才伟略和权威击败了一切对手的领袖,在伴随他巨大的孤独达到了顶峰时,溘然长逝了,他的逝世距唐山地震时间不足一个半月……
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让人想不到的是,毛泽东依然还在继续看书、看文件,一共有11次,甚至是在抢救之中,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由别人用手托着去读书和看文件的。
他的卫士周福明对这一段时间的主席,曾有过一些回忆:
毛泽东一觉醒来,向守候在旁的医务人员说什么,但是半天都没有听出来,就马上跑到值班室找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当时闻讯赶到,主席从喉咙里再次发出微弱的声音,我听不清,就连忙从床边抓起纸和笔,把笔塞到主席的手中。主席艰难地握着铅笔,在我举着的纸上费了很大的气力,半天才划了三个道,就写不动了,又拿着铅笔吃力地在床头敲了三下。我们立刻反应到,主席说的话是和“三木”有关。“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的消息?”我轻声地问道,主席默默地点点头。
9月8日,他还在想着三木,想着外国的事宜,和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建交关系,真的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全部献给了国家。
最后一次看文件,是在8日的下午4时。在病危当中,毛泽东看文件、看书的时间长达30分钟,这时候距离他去世,就只有8个多小时了。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认为有了学问,就好比是站在了山上,可以看得很远、很多的东西。早在1939年他就曾立下誓言:“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末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毛泽东确实做到了自己说过的诺言。
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他的一生,正是学习的一生,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