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19:47:01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自然资源部:指引社区生活圈规划,鼓励学校、单位附属设施向社区开放共享
5月26日,自然资源部网站公示《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后简称《指南》)行业标准报批稿。《指南》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拟公示后报部审定发布实施。
《指南》明确,社区生活圈指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了“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多元功能。
《指南》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帆曾撰文指出,社区生活圈是城市生活、生长和治理的基本单元。其关注功能复合、发展差异性与地方特色,兼顾新城建设和城市更新,有助于解决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居职失衡等城市病。
社区生活圈主要包括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两个大类。
在具体规划中,城市社区生活圈可以构建5-10分钟社区生活圈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前者宜结合城镇居委社区服务范围,配置城镇居民日常使用,特别是面向老人、儿童的基本服务要素;后者宜基于街道社区、镇行政管理边界,配置面向全体城镇居民、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
在城镇社区生活圈的布局指引方面,《指南》还鼓励学校、单位附属设施向社区开放共享、分时使用;提出社区生活圈规划要适应未来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征等变化趋势,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乡村社区生活圈具体可以构建村/组层级社区生活圈和乡集镇层级社区生活圈。一般情况下,村/组层级社区生活圈宜配置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农家店、村务室等服务要素;乡集镇层级社区生活圈宜配置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室外综合健身场地、菜市场等服务要素。
《指南》为社区生活圈规划提供技术指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可以结合实际,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工作,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因地制宜,对规划技术要求作进一步细化。
社区商业规划设计资深从业人士侯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指南》虽然是推荐标准而非规范性要求,但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路,充分考虑城乡和地域差异,在“多规合一”的大规划背景下,提供了实操层面的具体数据性支持,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见习记者,李莎)
责任编辑:张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