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2:16:02
文|那年美美
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林生斌的事件,可以说是越来越邪乎了。
大众从最初他爆出隐婚生女时的震惊,到不可遏制的愤怒,再到对他的各种深扒,现在也就一周的时间。
这一周,林生斌的事件虽然没能上热搜,但已经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打开任何一个平台,都是关于林生斌的文章,铺天盖地袭来。
尽管当初他宣布隐婚生女消息的时候,是刻意踩着6月30日这个关键时间点,预想此后的一周都不可能上热搜。
但他没料到,网友们的群情激愤,社会舆论和互联网世界的大数据流量,依然让他“没上热搜却胜上热搜”。
看来,站到光天化日和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大家“你究竟还骗了我们多少”的灵魂拷问,林生斌是逃不过去了。
这个男人,跟四年前被所有人疯狂关注一样,今天,他再次被全网持续热议。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得到的,不再是大家的鼓励,同情和支持,而是斥责,谩骂和诅咒。
当初把他捧上天的流量,现在同样把他打下了地狱。
而他也深知,在自己的爱妻人设崩塌后,不可能再将网友的善良与同情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干脆来了一句“江湖再见,后会无期”,便销声匿迹了。
可网友对林生斌的质疑和揣测,并没有因为他的消失而停下。
这一周以来,大家对于林生斌的揣测,不外乎就是婚内出轨,二胎论,和保姆暧昧论,涉嫌指使纵火,以及很玄乎的“镇魂井,锁魂墓”论等等。
而且大家都说得有板有眼,有鼻子有眼的。
虽然林生斌一直在吃亡妻的人血馒头,打造虚假的爱妻人设,大肆消费网友的善良,以达到他品牌营销的目的。
从这一点上看,他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网传的那些言论,有很多目前还没有官方证据,所以也不能下结论。
但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在案发当晚,林生斌并没有如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跟妻儿通过话,通过视频。
说起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某电视台知名记者,粉丝有500多万的一个大V张洋。
张洋曾在2017年6月22日纵火案发生后,自费到杭州去调查事情的前因后果,并且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当时主流情绪的观点,但遭到了很严重的网暴。
当年他还因为这个事,迅速掉粉,很多人都取关他,辱骂他。
毕竟,当年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对林生斌的同情上,很少有人去深究这背后的前因后果。
而只有张洋,去现场做了实地调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走访调查,让他了解到了一些事情的真相。
针对于林生斌人设崩塌后,网络上对他的各种揣测,张洋就自己此前了解和调查的结果,在他的社交平台上做了说明。
他把现在网友深扒出来的关于林生斌的各种疑点,按照“是事实”和“不是事实”两大类进行了分类。
其中,他还专门提到了一桩已被认定为事实的事件。
那就是2017年6月21日,纵火案发生的当晚,林生斌确实人在广州出差,但是并没有给家里的妻子打电话,临睡前也没有和孩子视频。
这是张洋在当年取证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并且在他个人的社交账号上晒了出来,让大众了解,哪些是事实,哪些不是事实(或者说还有待考证)。
而看过林生斌采访的人都知道,他在事发后不久,胡子拉碴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采访时,当被问到案发当晚他人在哪里,林生斌回答说,自己当时在广州出差,人在广州。
接着林生斌说,自己在睡前,还跟老婆孩子通了电话,通了视频。
可张洋的发文证实,林生斌当晚并没有和妻子通过电话,而是和当初还在上大学的现任妻子在通话。
两人通话了20多分钟,通完话之后,林生斌便把手机关机,并不是他采访时对媒体所说的“手机调成了静音”。
那林生斌为什么要说谎呢?
案发当晚,他明明没有和妻子通话,为什么要说和妻子微信视频通话了好几次呢?
不管林生斌是因为什么原因说谎,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林生斌和现任,早在纵火案之前就已经认识了。
这一点,张洋也在他的发文里提到了。
现在想想,真为死去的朱小贞母子四人感到不值。
朱小贞之所以打不通林生斌的电话,是因为当时林生斌一直和别的女人在通话。
而通完话后,他就直接关机睡了。
林生斌在媒体面前,撒谎说案发当晚跟妻子通过电话,可能是为了躲避舆论的谴责,也可能是为他后面营造爱妻人士做铺垫。
张洋当年没有跟着舆论,一边倒地站在林生斌这边,而是非常理性地去调查事件的前因后果。
而当时林生斌就已经请了营销团队,网暴打击对于像张洋这一类跟主流情绪相左的声音。
而现在林生斌人设崩塌后,当年那些辱骂和取关张洋的人,也回来粉他了。
林生斌的事件,除了道德和伦理层面,目前他要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当初承诺赔偿款自己一分不花,而要用于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普及消防知识,帮助火灾中的更多的受害者。
可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个基金会,也没有任何地方有过备案。
同时,他在淘宝店铺里的公益专栏宣称,每成交一笔,就会以购买者的名义,捐赠10%给公益计划。
冲着他的爱心,大家疯狂给他下单。
可这些钱,究竟有拿出10%作为公益善款吗?
不得而知。
这样的林生斌,无疑给互联网造成了一种信任恐慌。
当初,他是靠着人们对他的信任,一步步走到今天。
而今天,一夜之间,却让所有人都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虚假人设背后的这块遮羞布,终于被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