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11:47:00
相对于外国来说,中国家庭更讲究人情,尤其在家庭中,往往要顾及旁人的感受,而不是只顾着自己就行。
比如我一个朋友说,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见到的家庭大多都很独立,哪怕是亲兄弟,亲姐妹之间也很有分寸,具体表现在对于金钱和利益分配方面。
不是自己挣的自己也不强求,父母的钱,父母爱如何支配就如何支配。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而这种“自己管自己”的相处模式,落到咱们的眼中,也成了“自私”、“没人情味”。
其实有时候,还得分事情来看。
亲人之间互相帮一把,也不叫占便宜,完全置之不理也不太可能,但是若要是一味地进行道德绑架,比如强迫姐姐养弟弟的行为,也没几个人会赞成。
总而言之,哪怕是再亲近的关系,也要掌握分寸和底线,千万别动不动实行道德绑架,如此一来,再和美的家也会被搅散。
一结婚5年,儿媳有钱不愿帮衬
以往见多了容易妥协的女人,今日带大家见个不一样的。
30岁的李冉,已经结婚五年了,五年来她很少去婆婆家,也很少跟丈夫提到公婆。
当然,公婆也觉得这个儿媳不好相处,尽量避免来往。
这一切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当时,婆婆曾找李冉借过10万块钱,说是家里要装修房子,需要她资助一下,李冉也没问缘由,当场拒绝了,说自己没钱。
婆婆当场就不高兴了,说话也不好听:“你做儿媳的,孝顺公婆是应该的,别说只是找你借10万块钱,就是给你要,你也只能给。”
李冉反问:“如果我不给,您能怎样。”
婆婆无言以对,从此对这个儿媳就记恨上了。
所以,李冉为何会如此呢?她这样解释。
“我老公不是独生子,下面还有个弟弟,他那个弟弟可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上完高中就辍学了,整日里吊儿郎当,靠父母,靠哥哥接济。我才不要拿我的钱,养这样的人。”
对于丈夫的家庭情况,李冉在结婚前就心知肚明,所以跟丈夫约法三章,既“婚后的钱我保管,不许轻易外加,给不给我说了算。”
丈夫同意后,李冉才答应结婚,所以这五年来,丈夫的工资都攥在李冉手里,她除了每月固定给丈夫零用钱外,一分都没往外掏过。
“婚内财产就是婚内财产,没什么好说的。不给就是不给,谁来也没用。”
于是,“狠心”的李冉,被婆婆记恨上了,已经好几年不跟她说话了。
二“二套房”引争议,婆婆上门闹事惹争议
“没有婆婆打扰的日子,简直不要太舒服。”李冉对于这样的生活十分满意。
丈夫也许也是有意摆脱原生家庭,很少在李冉面前提到父母,除非有时候过年过节需要给家里买东西,才会跟李冉要钱。
“有一说一,这种钱我可是从来没克扣过,过年过节,生日,母亲节,父亲节等等,我都是给最少两千的红包以及大包小包的东西。加起来一年也得给一两万的样子。已经很到位了。”显然李冉也不是真的不管公婆,而是不想额外养小叔罢了。
随着时间推移,李冉手里攒的钱也不少,准备买个离单位近点的房子,现在她每日上下班需要40分钟,如果买了房子,不过5分钟就能到,下楼就是。
所以她想买房子许久了。
可也就是在她已经预定房子以后,婆婆上门来闹了。
那天,李冉正在家里做晚饭,家里就她一个人,丈夫加班,往往要到十点多才回来。
婆婆站在楼梯口嗷嚎:“我们家这娶的什么儿媳妇,不管公婆,不管家人,就知道自己享福,明明自己有房子住,还要买二套房,可怜我小儿子没对象没结婚也没个住处,大家来评评理。”
与李冉同层楼的邻居,听到嘈杂声开门一瞧,便被婆婆拉住一通诉苦,吓得人家赶紧挣脱进门躲着。
李冉也无语了:“妈,您这是干什么,不嫌丢人?”
“再丢人也没你这样的儿媳丢人。”
“您这么这样说话?”
“可不是吗,你小叔子还没房子,你就买二套房,你将我大儿子的钱把握得严实,你安的什么心?”
李冉一听明白了,又是因为钱的事,索性撂下一句:“要钱没有,二套房买定了,就这样,您自便。”
说完就将门关上了,完全不理会婆婆的大喊大叫。
三儿媳意志坚定:我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
婆婆气急败坏给大儿子打电话,声泪俱下,仿佛全世界都欠了她的。
有几个邻居在群里发牢骚,说在走廊骂人真的太没素质了,李冉看到影响不好,只好将婆婆拉到屋里,任由她继续撒泼。
婆婆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大儿子应该帮衬小儿子,做儿媳的不能太自私。
李冉听着,一句话也不说,想看看丈夫是什么意思。
晚上十点,丈夫回来,见着母亲还没走,也无奈摇头:“妈,你想怎么办?”
婆婆立即说:“你们住新房,这套房子给弟弟。”
李冉摇头反对:“不行,我房子首付都是我们家拿的,装修也是我家的,不给。”
显然,没有商量余地。
“我的钱,我的房子,我说了算。你们说破天,我都不会妥协。”李冉态度明确,丈夫也没办法。
其实作为局外人,听到李冉这样的事例,心中除了敬佩,就是一个字:爽。
诚然“帮扶亲戚”看起来很无私也很伟大,但是学会拒绝,懂得拒绝同样也很合理。
李冉的做法,也算是给所有身处亲情绑架和道德绑架中的人一个示范——不要轻易妥协,不该自己的责任别拦,不该自己的花的钱,别花。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李冉,会帮助小叔子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