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1年三季报综述:业绩持续释放 息差渐趋企稳 超预期与分化共存

2021-11-06 08:55:01

最新在线看福利TV https://www.schb.cc

  2021年是银行释放利润年,三季报充分纠偏“中报即为利润终结点”的错误判断。30家上市银行9M2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再提速,较1H21分别提升1.6、0.6个百分点至7.7%和13.8%。信用成本下行、以量补价、息差降幅收敛、非息收入高基数效应消退等共振业绩持续高增。展望全年,基于2017-2019年上市银行年均利润增速和近两年复合平均增速,我们估算2021年上市银行业绩增速理应在11%左右。对于没有不良压力、息差稳而拨备足、资本补充诉求强的中小银行,全年业绩仍有超预期的可能性。

  三季报值得重点关注的要点:1)息差超预期;2)资产质量总体平稳,但没有市场担心的那么悲观;3)非息收入去年的高基数效应已经消退;4)银行之间的分化再度拉大。

  1、单季息差环比回升1bp,累计息差同比降幅收窄,预计全年息差对营收的负贡献会再降低:存量贷款重定价完成、新发放贷款利率逐步企稳(如建行业绩会披露,9M21对公、普惠贷款利率环比1H21持平,个贷利率环比1H21上升1bp)、银行下半年信贷投放更聚焦零售,这些利好因素都能支撑息差企稳逻辑。

  2、不良率环比再降,优秀银行延续“拨备藏金”趋势:3Q21上市银行不良率环比下降2bps至1.39%,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231%,资产质量表现没有市场那么悲观,重申对于拨备池更饱满的优秀银行已经进入业绩释放期的判断。但需要关注,在房企融资收紧、国内疫情零星反弹的环境下,受地产、平台等个案资金链紧张出现逾期拖累,我们统计的披露季度关注率银行中,有8家银行出现环比反弹。

  3、非息收入高基数效应基本消退:去年投资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前高后低的基数效应消化完毕,部分银行非息收入的高增支撑了营收端回暖。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速较1H21下降1.5个百分点至7.2%,考虑到下半年银行代销边际趋弱、疫情反弹扰动消费,预计全年中收增长或小幅放缓。

  4、银行之间的分化再度拉大:1)不良分化。个别银行在拨备覆盖率本就不高的情况下环比降低,且重回150%以下;优秀银行基本没有不良包袱,但部分银行可能处在持续消化不良的路上;2)信贷分化。三季度对公信贷需求总体趋弱,不少银行大多以票据贴现来承接,更有部分股份行出现了缩表;3)业绩分化。业绩分化主要体现在中小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均存在个别银行营收负增长,这类银行往往都背负着不良包袱。相反,平安、宁波、招行、常熟等已经真正进入到充分释放业绩的黄金时期。

  投资分析意见:当前银行板块对应21年仅0.81倍PB,在社融预计触底回升、业绩充分释放、悲观预期修复、叠加极低估值,重申看好银行估值修复行情。个股重点推荐两条主线:1)受房企影响较小、业绩高增长且低估值的区域性银行,如农商行中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城商行中南京银行、苏州银行。2)马拉松选手,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息差改善低于预期;部分大额信用风险持续暴露。

  注:本报告行业统计口径为30家上市银行,分别为国有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股份行:招行、中信、民生、浦发、兴业、光大、华夏、平安;城商行:北京、南京、宁波、江苏、上海、杭州、苏州、成都、长沙;农商行:无锡、常熟、江阴、苏农、张家港、紫金、渝农。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麦克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