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21:17:01
红色警戒2尤里复仇 https://www.hongjing520.com/
□ 本报记者赵丰
每减排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55万棵。CCUS技术对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减排的过程。CCUS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的基础上增加了“利用”,这一理念随着CCS技术的发展和对CCS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化,目前已经获得了普遍认同。从国外碳捕集项目来看,地下封存、驱油和食品级利用,是较主要的方向。
国际上普遍对CCUS技术寄予厚望。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预计,CCUS技术是唯一能够在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方案。全球碳捕集将从2020年的4000万吨/年,增长至2050年的76亿吨/年,市场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的CCUS各技术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技术已经具备商业化应用潜力。已投运或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约40个,捕集能力300万吨/年,多以石油、煤化工、电力行业小规模的示范为主。
项目整体规模较小,成本较高。成本主要包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成本首要构成是运行成本,主要涉及捕集、运输、封存、利用这四个主要环节。预计至2030年,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90-390元/吨,2060年为20-130元/吨。
2021年7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组织发布《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报告建议,明确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发展路径。充分考虑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格局和重点排放行业排放路径,重点从减排需求出发,研判重点排放行业以及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的技术减排贡献。
完善CCUS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体系。加速推动CCUS商业化步伐,将CCUS纳入产业和技术发展目录,打通金融融资渠道,为CCUS项目优先授信和优惠贷款;探索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CCUS税收优惠和补贴激励政策,形成投融资增加和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规划布局CCUS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二氧化碳输送与封存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与建设规模,优化技术设施管理水平,建立相关基础设施合作共享机制;注重已有资源优化整合,推动现有装置设备改良升级,逐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性能水平;充分利用相关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建设二氧化碳运输与封存共享网络,不断形成新的CCUS产业促进中心,推动CCUS技术与不同碳排放领域行业的耦合集成。
开展大规模CCUS示范与产业化集群建设。针对捕集、压缩、运输、注入、封存等全链条技术单元之间的兼容性与集成优化,突破大规模CCUS全流程工程相关技术瓶颈,在“十四五”期间建成3-5项百万吨级CCUS全链条示范项目;加速突破高性价比的二氧化碳吸收/吸附材料开发、大型反应器设计、长距离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等核心技术,促进CCUS产业集群建设;把握2030―2035年燃煤电厂CCUS技术改造的“窗口期”,在电力行业超前部署新一代低成本、低能耗CCUS技术示范,推进CCUS技术代际更替,争取最大减排效益。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